为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,全面做好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安全监管,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。按照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部署,宜春市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(包括电焊、气焊、气割作业及使用喷灯、打磨、砂轮、电钻等可能产生火焰、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施工作业)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整治行动,现将此次行动重点任务通告如下:
一、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十项措施
(一)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主体责任;
(二)严格限制使用、营业期间动火作业;
(三)严格涉及动火作业小型工程的备案管理;
(四)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内部审批制度;
(五)严格动火作业人员持证上岗;
(六)严格动火作业现场管控;
(七)强化动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;
(八)强化警示曝光和举报奖励;
(九)强化国家标准约束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;
(十)强化动火作业监管执法和行业指导督促。
二、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六项重点
(一)生产流通领域产品质量问题。加强生产质量管控;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;提升产品质量。
(二)质量评价失准失真问题。规范产品出厂检验检测;严格施工进场检验检测;强化监督制约。
(三)建筑保温材料建设施工违规违章问题。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;严把施工质量关;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控,严格验收把关。
(四)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问题。常态化开展排查;强化消防安全管理。
(五)冷库和室内冰雪场馆安全监管问题。加大建设过程监管力度;强化使用环节协同监管。
(六)溯源追责力度不够问题。加强源头信息追溯;强化信用监管;严格事故倒查追责。
在此号召广大市民朋友,若发现以下行为请通过“12345”进行举报。举报内容:
(一)在火灾、爆炸危险场所吸烟、使用明火或人员密集场所营业期间违规动火作业。
(二)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,未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的;未落实现场监护人,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。
(三)进行电焊、气焊等具有危险作业的人员未持证上岗、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。
(四)人员密集场所、疏散通道、避难区域等使用聚苯乙烯、聚氨酯等易燃夹芯彩钢板装修装饰的。
附件:人员密集场所范围
宜春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
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
附件
人员密集场所范围
本文中的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,包括公众聚集场所,医院的门诊楼、病房楼,学校的教学楼、图书馆、食堂和集体宿舍,养老院,福利院,托儿所,幼儿园,校外培训机构,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,公共展览馆、博物馆的展示厅,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,旅游、宗教活动场所等。
其中,公众聚集场所是指面对公众开放,具有商业经营性质的室内场所,包括宾馆、饭店、商场、集贸市场、客运车站候车室、客运码头候船厅、民用机场航站楼、体育场馆、会堂,影剧院、录像厅、礼堂等演出、放映场所,舞厅、卡拉OK厅、音乐茶座、酒吧等歌舞娱乐场所,游艺、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、旱冰场、桑拿浴室等娱乐、健身、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。
附件: